【林宜瑩專題報導 | 婦女重返職場,面臨多方挑戰】
為幫助婦女二度就業,台灣婦女展業協會與新北市社會局合作,推出坐月子到宅服務培訓課程,4月23、25日已舉辦說明會,下個場次將於5月8日在淡水MEET共享空間舉行,需參加說明會才能報名課程。

此課程全程免費,唯需繳交2000元保證金,出席達標即全額退回。但培訓對象需設籍或居住新北市,並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單親或中低收入戶;45歲以上中高齡婦女;新住民、獨力負擔家計者;二度就業或社福單位介紹婦女。上課時間為5月27日至7月15日,每週二、四、五的上午9點到下午4點,總共120小時。

除坐月子服務員的培訓,婦展也舉辦在宅托育員及居家清潔員的培訓,並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合作,針對獨力負擔家計、中低收入戶、二度就業、長期失業者、中高齡者、原住民、新住民、家庭暴力被害人及其他經評估認定需要協助者,執行「協助特定對象婦女就業服務計畫」。此計畫提供就業諮詢、職前準備、培力就業、職涯輔導、資源連結與轉介等服務,協助婦女發揮潛能,排除就業障礙,重返職場穩定就業。

不僅如此,婦展也跟IKEA、里仁、全聯等企業合作,在4月22、25日及5月5日下午舉辦「女力再出發──職場體驗活動」,針對退出職場達180天以上的女性,提供一天的職場體驗讓她們了解職場特性,評估是否適合自己現今的生活樣態或志趣。若需要法律諮詢服務,婦展的大直婦女支持培力中心也與台北市社會局合作,婦女可事先去電02-2532-1213預約時段,就有律師提供家事、民刑事法律相關問題免費諮詢。

婦展秘書長林香如表示,從高李麗珍牧師娘等人於1983年創立婦展以來,婦展一路走來都在陪伴弱勢婦女、脆弱處境或單親家庭,為讓他們有穩定的經濟收入,給予輔導、技能、就業培力等協助。林香如表示,婦女結婚後通常會以家庭為主,辭去原本的工作,因此28歲到45歲的已婚婦女多會離開勞動市場。就算因離婚或有養育需要復出,找的工作也多以「利他」(兒女或家庭)為優先,或是投入可替代性較高的工作如餐飲業、清潔工,新住民婦女則多在工廠從事作業員的工作。

林香如坦言,婦女若過去是護理師、退休公務人員,經培訓後從事坐月子服務員工作便能得心應手,二度就業的穩定度相對提高。而且坐月子服務員是以接案為主,不會有因年紀而被迫退休的問題,又與在宅托育員、居家清潔員的工作一樣,多能自主決定工作的時段,讓婦女可以兼顧孩子與家庭.相對其他職別,時薪也較高,平均月薪5至7萬不等。

林香如說,若婦女過去從事社工或諮商心理師、具相關專業認證或執照,婦展就會與她們合作,讓她們回到原本的專業領域。不過她也坦言,雖然社福機構輔導二度就業婦女的評估標準是穩定就業三個月以上才算一個關鍵績效指標(KPI),可是婦女二度就業往往會面臨自我肯定不足、職別與過去經驗差異太大、婚姻離異、居家搬遷、接送或照護孩子等問題,無法持續做滿三個月。

林香如說,很多婦女原本能力不錯,可是離開職場太久、被經濟壓迫必須在職場低就,很容易有心理創傷或沒有自信。雖然社福機構會請社工、諮商心理師介入關心,可是職場是現實的,往往無法等待中高齡婦女自我康復,而且婦女可能還要遭親友質疑為何不好好工作。但其實婦女不是不願意穩定工作,而是現實生活上有許多問題需要協助、關心、接住。「社會大眾對脆弱處境婦女『完美被害人』的觀念,也導致中高齡婦女二度就業之路走來更形艱苦。」

【專題報導全文請見此連結。】